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配资公司官网首页
连日来,豫北地区遭遇阴雨天气,连绵雨水导致田间积水增多、土壤湿黏,为花生、玉米等秋粮抢收带来难题。
为满足农户“收得出、晾得干、存得好”的迫切需求,10月9日,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第一时间召开“三秋”工作推进会,将“抢收减损、晾晒烘干、保产保收”作为当前核心工作,统筹部署晾晒点统计与烘干点协调,组织镇村干部下沉一线,以“合力抢收”举措破解阴雨天气秋收难题。
会议明确“底数清、资源活、帮扶实”工作思路,同步推进晾晒与烘干两大关键环节。在晾晒资源挖潜上,镇农业办联合各村“两委”组建5支摸排小分队,采取“逐村走访+群众上报”模式,全面梳理辖区内可利用空间:对村集体闲置厂房、文化活动广场、党群服务中心院落等公共场地进行清理、平整、垫高,铺设塑料薄膜防潮;建立“晾晒点位置、面积、联系人”三维台账,确保每处资源都能精准对接需求。截至目前,全镇已统计并盘活各类晾晒场地43处。
在烘干资源协调上,梁庄镇聚焦“应收尽收、应烘尽烘”,主动对接辖区内3处合作社烘干站点,建立“镇—村—烘干点”三级联动机制:由村干部提前统计各村待烘干粮食总量、品种,及时向烘干点反馈预约信息,协调延长烘干时间,优先保障劳动力短缺农户的粮食烘干需求;同时安排专人在烘干点值守,协助农户做好粮食烘干工作,避免出现“粮等机”“机闲置”情况。
“之前愁着花生收下来没地方晒,现在镇上联系好了烘干点,拉过去半天就能烘干,一点都不担心坏了!”刚把自家8亩花生送到烘干点的牡丹街村村民董怀申,看着传送带上的粮食顺利进入烘干设备,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。
梁庄镇以“主动靠前、精准服务”破解秋收难题,通过“晾晒+烘干”双线发力,既盘活了现有资源,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截至目前,全镇秋粮抢收2.98万亩,有效保障了秋粮收成,用干部的“辛苦指数”换来了群众的“丰收安心指数”。
编审:孙喜增
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